嘉兴力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

经营范围:长期大量回收采购废钴,各种高温合金,各种含钴废料,钴焊丝、钴焊条、钴粉、各种含钴刨花

商家信息

联  系  人: 朱  先生

电       话: 登录可见

移动电话: 登录可见

诚信指数: 20

所在地区: 浙江 台州

收藏商铺
产品分类
供求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公司动态 > 详细介绍

长期大量采购废钴价依然维持缓慢上涨态势

时间:2018-04-10 作者:91再生 来源:91再生网

 

  长期大量采购废钴,这种灰白色、并不起眼的金属价格一路狂涨,为投资者和投机客提供了无数获利机会。
  在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上,多位来自新能源行业的富豪进入,背后的钴和锂功不可没。
  其实,早在2008年到2016年,钴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,甚至由于过于小众,一度被忽视。
  那么缘何在近期出现爆发性增长?不难发现,钴价的飙升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井喷有着非常密切而统一的步伐。
  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元素,长期大量采购废钴广泛应用于电池材料和合金制造领域,也是三元锂电池的必备原料。而三元锂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主流,目前还没有可替代品。
 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,随着各国相继给出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,大大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,对钴这种电池阴极成分的需求也直线上升。
长期大量采购废钴
长期大量采购废钴
 
  由此可见,三元锂电池是拉动钴需的最大动力。仅2016年,中国80%以上的钴需求来自电池领域。
  另据分析预计,到2025年钴需求将达到20万吨以上。
  数据显示,全球已探明钴的资源量是2500万吨,储量720万吨,储量高度集中在刚果(金)、澳大利亚和古巴。这3国储量就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70%。而中国储量仅为8万吨,占全球储量的1.1%。我国近90%钴原料进口量来自刚果。
  与预期的需求相比,长期大量采购废钴的稀缺性一下就突显出来了。
  前不久,全球最大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商、矿业巨头瑞士嘉能可首席执行官伊万?格拉森博格称:如果钴全部落到中国公司手里,那么就别想再看到欧洲产的电动汽车。不难听出,伊万?格拉森博格的言外之意就是:谁拥有了钴,谁就掌握了电动汽车的命运。
  在投资市场雀跃飞舞的钴,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被争得头破血流。
  继石油和稀土之后,一场夺钴大战正在全球激烈地展开,不少车企与电池厂商也已纷纷布局,一时间硝烟弥漫。
  宝马、大众等在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同时,还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钴资源端延伸,以此保证原材料供应。
  大众则表示目前正在推动建立一个长期的供应合同保障,从而避免材料出现短缺。去年12月初,大众已经邀请钴原料生产商到沃尔夫堡总部展开会谈。宝马也正与钴等电池原材料供应商们举行会谈。
  电池的烦恼
  一直以来,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制于电池的续航里程、安全性等重要因素制约。除此之外,电池的高成本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心病。
  目前动力电池的研发和制造投入都是非常高的,光电池成本可能就占了车子成本的一半以上。爱驰汽车一位专业人士表示,这主要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市场培育期,产量并不很大,加上电池所需的原材料价格过高,导致了前期投资的分摊费用非常高。
  而钴价走高对电池价格影响非常大。这位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。现在1kwh三元电池的成本是1200元左右,长期大量采购废钴成本占比约10%。
  尽管价格一路走高,但仍然有钱难求一钴。
  国内最大的钴供应商之一的华友钴业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,现在下订单,差不多要等两个月才能拿到货,而且要先付款。
  格林美、华友钴业、金川集团三家占据了这个市场的半壁江山。从供应上看,格林美的情况和华友钴业类似。该公司一个人士同样表示,货量并不大。
  因此,当人们惊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之时,也有声音指出: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利,有很大一部分被国外原材料商拿走了。
  钴的价格上涨,其实也跟国外生产方有意识地提高定价有关。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表示:钴的主要生产商都在国外,定价权也在国外的生产方手上。
  另外一个业内人士同样认为,钴矿资源现阶段仍是寡头控制,从供需来看,长期大量采购废钴供给短期其实并不存在缺口,但卖方市场导致出货量及定价权在矿端。
  作为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,日前,刚果(金)议会通过了新的采矿法草案,钴被归为战略金属而将被收取5%的专利税。
  不受制于钴
  尽管夺钴之战打得火热,但国内一些生产新能源的主机厂表示:对此并不需要过多担心。
  虽然目前钴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了动力电池生产厂家,但国内动力电池这块存在产能过剩情况,其电池价格甚至有略微下行态势,所以汽车整车厂家暂时并未有钴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。
  除此之外,随着电池技术升级,现在很多厂商已经减少长期大量采购废钴的用量来降低生产成本,现在622型或811型三元都在降低钴的比例。爱驰汽车的这位人士指出。
  高企的成本,也倒逼动力电池企业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降低成本。该人士坦言,钴作为稀有金属,难免会出现紧缺感。但是,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找个一个平衡,如果技术上过多依赖一种不可持续的东西,那么这种技术不会长久。
  这位人士表示:对于像钴这样的稀缺资源价值永久看高是不理性的,能源的多样化一直是国家提倡的,现在的很多技术都有可能是将来的方向。
  国外的一些机构也对此早有意识。德国一家研究机表示,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并减少对钴和锂储备的压力,应将研究活动扩大到电池原料替代技术的领域。
  动力电池已经成为长期大量采购废钴最主要的应用领域,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,国内对钴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。基于前期对钴材料业务的布局,2017年盛屯矿业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。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06.68亿元,同比增长62.61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.10亿元,同比增长223.67%,超额完成了去年的50%增长目标,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长点。
  近日钴价依然维持缓慢上涨态势,金属钴价格指数(lme场外)自2016年2月开始从历史低位回升,目前涨幅已接近4倍。
  数据显示,到2020年,全球精炼钴需求将从2017年的9.6万吨增至13.4万吨。其中,电池材料对钴的需求将从4.7万吨上升至8万吨,动力电池材料对钴的需求将从8700吨激增至3.3万吨,3c电池对钴的需求将由3.8万吨增至4.7万吨。
  了解到,为解决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问题,推广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高镍三元电池成为行业共识。
  三元电池中,按照镍、钴、锰三者用量比例,具体可细分为111型、523型、622型和811型等。2017年动力电池主要是以三元111型、523型为主,今年及未来三元622型和811型将成为新的风向。
  2017年上游原材料的涨价让电池生产商都感受到了压力,其中正极材料价格上涨传递的成本压力最大。比克选择三元正极材料创新来降低钴的使用比例,也就是811高镍正极材料。比克电池副总裁李丹毫不讳言行业处境。
  据介绍,比克是目前国内首家可以使用高镍811材料实现电池量产的生产企业,其在811高镍电池材料创新应用方面,不仅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,同时提高了镍的比重、降低钴的使用,在成本方面抵御了普通三元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。
  目前来看,由523型过渡到622型意义不大,将直接过渡到811型。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表示,鉴于811型技术门槛高,尤其是安全问题,将会出现一种中间形态,即7:1.5:1.5。据了解,这种形态在安全性上好很多,且已有几家企业在做。
  他进一步指出,钴价飙升,考验着电池厂商的功力,规模大、生产管理控制好的企业将会胜出,而粗放式管理的企业则会很难过,将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。
  来自真锂研究的统计数据,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厂家109家,而到2017年原有的109家仅剩至80家(加上2017年新投产的电池厂家9家,2017年电池厂家共计89家),也即意味着2017年有29家企业倒闭。两头挤压下,预计今年还会有30家左右的电池企业关门。墨柯称。
  此外,三元电池中推广高镍技术,随着镍比例的提升,并不会推升镍的价格。墨柯和马松均认为,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镍不足其产能的10%,对价格不会有直接影响。
  在日前举行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提出,钴和镍都是战略物资,下一步目标高比能量电池正极主要是无钴无镍材料。不少受访人士坦言,理论上可能实现,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历程。
  3-5年内还不会看到,不过尽管无钴无镍的新型电池已在实验室能达到能量密度要求,但在循环寿命、衰减性等性能上还面临很多难关,此外,从小试到中试再到产业化,也需要有一个过程。马松认为。
  钴价继续看涨
  2017年以来,长期大量采购废钴价上涨带动国内钴相关上市公司,如华友钴业、格林美和金川集团等业绩飘红,钴产品曾一度一货难求。钴价上涨势头,是延续还是会终止?多位受访人士均认为,上涨将是主旋律。
  钴价上涨有其客观因素。除商品贸易投机因素外,主要由供需基本面决定。首先,从需求侧来看,钴产能的70%用于电池领域,而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,以我国为例,按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,到2020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。这带来动力电池的强劲市场空间,并因此带来对钴的长期需求。其次从供给侧来看,钴属于伴生矿,产能供给释放慢,而需求侧看涨,自2016年以来每年钴需求保持8%以上的增速。
  钴回收利用市场渐起
  钴供应偏紧且价格上扬的背景下,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从废旧动力锂电池中回收钴、镍、锰、锂及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市场规模将会在2018年爆发。长期大量采购废钴再利用或成为化解钴价高企的一个办法。
  回收利用钴是一条重要途径。我国钴矿中含钴量仅有0.02%,探明可开采量也仅有4万吨;目前70%的钴用于电池生产,而我国钴严重依赖进口,如能从退役电池中有效长期大量采购废钴,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稀有金属资源对外依赖度。清华大学教授、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徐盛明此前表示。
  去年以来,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不断完善,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》《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》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》《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》《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》等政策、标准相继出台,使动力电池回收不断向前发展。
  废旧手机电池中钴占比在60%,三元电池中钴占比在16%-18%。回收利用是一个导向,但目前来看,还不具备经济效益,国家应尽快推出相关政策、措施来完善、加快回收。不过钴价的持续上涨,同时政策配套双管齐下,相信钴回收会有一个大发展。墨柯直言。
  已有企业将目光瞄向回收利用环节。此前桑顿新能源副总工程师李海波曾指出,打造产业链闭环,从正极到电芯到整车系统到梯次利用再到原材料回收,以此来降成本、提高交易效率。
>>返回公司动态

微信扫码智能匹配供求
10倍提升成交率